乌蒙染秋色,跨越谱新篇。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、年底“冲关”之际,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六盘水工作汇报,研究指导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,要求六盘水弘扬“三线”精神,深化“三变”改革,力争成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先行市。
省委的殷殷期望,是关怀,更是鞭策;是信任,更是责任;是目标,更是动力;是机遇,更是挑战。
六盘水的历史,是一部隽永的“书”。“三线”建设便是这部“书”的“主题”。波澜壮阔的“三线”建设,开启了六盘水的现代工业文明,奠定了深厚的工业根基,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,熔铸了“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“三线”精神。
可以说,没有“三线”建设,就没有六盘水。“三线”历史是六盘水的“根”, “三线”企业是六盘水的“本”,“三线”精神是六盘水的“魂”。
“创新实践”便是这部“书”的“注脚”。1978年12月18日,沐浴着改革发展的春风,六盘水建市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在同一天召开。这神奇的巧合,注定了六盘水这座城市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的城市品格和创新实践、勇于探索的豪迈勇气。从“江南煤都”到“中国凉都”,从干部驻村到“三变”改革等等,六盘水的